杭州公司顾问律师

联系电话:13958739359
律师信息
李丽-杭州公司顾问律师照片展示

李丽律师

  • 律所:

    上海三方(杭州)律师事务所

  • 电话:

    15024419585

  • 地址:

    杭州市上城区来福士广场2号写字楼1108室

您的位置: 首页> 文章详情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时效问题 刑事强制措施有哪些?

添加时间:2020年12月26日 来源: 杭州公司顾问律师   http://www.bjxsdayals.cn/

  李丽,杭州刑事大案要案律师,现执业于上海三方(杭州)律师事务所,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秉承诚信、谨慎、勤勉、高效的执业理念,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name律师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来,恪尽职守,为当事人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法制建设尽了绵薄之力;在办案中不畏权贵、据理力争、维权护法,受到当事人和法院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时效问题

  刑法上的时效一般分为犯罪追诉时效和刑罚执行时效,是指经过一定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再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再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民法上的时效一般可分为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取得时效是指占有他人财产,持续达到法定期限,即可依法取得该项财产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则是指当事人一方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限,超越此期限则丧失胜诉权的法律制度。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之时效问题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在刑事追诉时效期限内,司法机关对犯罪进行追诉的,权利人可在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之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不论此时是否已过民事诉讼时效。


  权利人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则应按民事诉讼时效之规定,即诉讼时效应为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并且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人是谁之日起算,延续至两年或者一年之时,为时效期满,权利人丧失胜诉权。


  如果权利人不想因为刑事诉讼的漫长过程而影响到自己民事权利的救济,也可选择在刑事诉讼进行的同时单独提起民事损害赔偿之诉,但这需要单独的民事诉讼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其不必须以刑事诉讼得出的某些结论为前提条件;或者当事人双方也可就民事损害赔偿之诉以调解或和解方式解决。此时,诉讼时效也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并且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人是谁之日起算,超过民事诉讼时效期间的,则丧失胜诉权。


  如果已过刑事追诉时效,而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并且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人是谁之日起算,却并未超过民事诉讼时效的情况下,权利人只能提起单独的民事诉讼,民事胜诉权并不因犯罪不再被追诉而丧失。


  在不能十分确定刑事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但却无疑构成民事侵权行为的情况下,对于可否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理论界有争议。但笔者认为,在此种情况下,权利人能否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视刑事诉讼的阶段而定。如果在侦察和起诉阶段,刑事诉讼部分就做了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的处理决定,意味着刑事诉讼已经终结,刑事诉讼不存在,附带民事诉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权利人只能提起独立的民事赔偿之诉,诉讼时效当然也应按照民事诉讼时效之规定计算,如果案件已经到了法院审判阶段,权利人则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庭经过审理,可以就刑事部分作出无罪的刑事判决,附带民事部分作出赔偿损失的附带民事判决,诉讼时效的应为法院受理案件后,一审判决宣告前。





刑事强制措施有哪些?

  按照规定,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这五种措施是依照强制力度由轻到重的顺序依次排序的。


  一、拘传


  拘传是公检法机关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传唤、拘传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且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二、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就是采取保证的方式,让犯罪嫌疑人、被告回家等待开庭审判。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三、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是指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的,命令其不得擅自离开住所或者居所并对其活动予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方法。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四、拘留


  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在在紧急情况下,依法临时剥夺其某些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如果是由人民法院直接作出的拘留决定,属于强制措施,依据的是或,最高期限为十五日,由法院将被拘留人交公安机关看管,不服的可向法院申请复议,拘留期内,由法院决定提前解释或期满释放。


  五、逮捕


  逮捕是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时间内完全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


  以上就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刑事强制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联系电话:15024419585

Copyright 2018-2023

杭州公司顾问律师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备案 网站支持:中国大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