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司顾问律师

联系电话:13958739359
律师信息
李丽-杭州公司顾问律师照片展示

李丽律师

  • 律所:

    上海三方(杭州)律师事务所

  • 电话:

    15024419585

  • 地址:

    杭州市上城区来福士广场2号写字楼1108室

您的位置: 首页> 文章详情

未成年人犯罪需要缴纳罚金吗?罚金刑与财产刑的执行区别

添加时间:2021年1月1日 来源: 杭州公司顾问律师   http://www.bjxsdayals.cn/

 李丽,杭州刑事大案要案律师,现执业于上海三方(杭州)律师事务所,执业以来,坚持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敬业勤勉、诚实信用” 的服务宗旨,精益求精地承办每一项具体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独到的诉辩思维、娴熟的诉讼技巧、精湛的辩论技能和自如的法庭发挥以及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大当事人的高度赞许。

  

未成年人犯罪需要缴纳罚金吗?

  据中国法院网相关数据统计,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在盗窃和抢劫、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这四类案件,其中盗窃犯罪占比居首位。为了打击贪利性犯罪,我国刑法规定,针对此类犯罪,在判处刑罚时,需并处或单处罚金。那么未成年人犯罪需要缴纳罚金吗下面跟着来看看!




  一、未成年人适用罚金刑制度之现状


  1、罚金存在执行难、易空判等问题


  不可否认,罚金具有不剥夺人身自由,增加国库收入、打击犯罪等优点,世界各个国家的刑法条款中都有相关规定。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往往出现执行难、空判的现象。


  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被判处罚金刑的未成年人或代缴家庭无缴纳能力;正处于十六周岁到十八周对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大部分正处于上学阶段,鲜少偶出来自食其力的,即便已出来参加工作的,财富积累也匮乏,因此,自身没有支付罚金的能力。在实践中,笔者发现,犯盗窃罪的未成年人多数家庭条件不富裕,这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方面原因,因而,父母为其代缴罚金的能力亦有限。


  第二、缺乏强制执行罚金的主体。关于罚金执行的主体,虽然《刑法》做出了规定;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但却忽略明确执行的主体。因此,学术界及实务界对此颇有争议,有认为执行的主体应当是法院执行局的,也有认为是刑庭的,还有认为应当是司法警察的,故导致各地法院作法不一,执行效果也不一。


  2、罚金所起的效果不甚明显


  罚金虽有很多优点,却也容易间接致使未成年人树立错误的价值观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的规定:对未成年罪犯判处罚金刑时,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判处,并根据犯罪情节,综合考虑其缴纳罚金的能力,确定罚金数额。对被判处罚金刑的未成年罪犯,其监护人或者其他人自愿代为垫付罚金的,人民法院应当允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犯罪情节较轻,适用单处罚金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依法单处罚金。由于未成年人普遍没有缴纳罚金的能力,罚金大多由家人代缴。而家长没有义务去代缴罚金,因此,当部分未成年人的家人代缴罚金后,其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容易树立树立一种错误的刑罚观念;钱能解决的事就不是事;。


  另一部分未成年人因没有缴纳罚金的能力而得到重判,可能会严重伤害未成年人的自尊心。据统计,未成年人在刑满释放后再犯罪的比例相当大,有的间隔时间不长,有的上午放出去下午又再进去。事实上,对未成年人这类特殊的群体在犯罪后应当采取教育的方式,通过转变观念,改造思想,达到预防、震慑其再次犯罪的目的。


  二、未成年人适用罚金刑制度之反思


  1、未成年人适用罚金违背了刑罚的目的


  在古代,刑指肉刑、死刑;罚指以金钱赎罪。后演变为依照法律对违法者实行的强制处分,即对犯人的惩罚。可见,刑罚是对犯罪分子某种利益的剥夺。


  通过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或财产利益,惩罚犯罪、预防犯罪,改造犯罪分子,保证国家和人民财产利益不受侵犯的目的。因此,刑罚只有通过作用于犯罪分子,使犯罪分子感受到痛苦与压力,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未成年人这类特殊群体,因为没有履行支付罚金的能力,罚金通常被迫由未成年人家长代缴,故刑罚没有真正惩罚有罪之人,违背了刑罚的目的。未成年人因此有可能逃避刑罚,不能明白自己所犯的罪及其后果,不能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2、未成年人适用罚金刑违背了罪责自负原则


  罪责自负原则是指谁犯了罪,就应当由谁承当刑事;刑罚只及于犯罪者本人,而不能连累无辜。虽然罪责自负原则不是刑法的法定原则,但随着刑罚的发展,已成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罪责自负原则要求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对于没有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不能对其定罪;刑罚的对象只能是犯罪者本人,对于仅与犯罪者有亲属、朋友、邻里等关系而没有参与犯罪的人,不能追究其刑事。


  虽然对未成年人判处罚金刑,并没有直接判处未成年人家属承担支付罚金的义务,但是囿于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性,法律已以间接规定的形式默认了未成年人家属这一群体支付罚金的事实。有学者认为,未成年人家属因为管教不严,才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基于刑罚的恶害属性决定了家属应当承担刑事,故即便由家属缴纳罚金,也不为过。笔者认为这种想法与古代的;株连;无异,不敢苟同。刑罚的专属性决定了刑罚只能处罚犯罪者本人,不能由犯罪分子意外的人多替代。








罚金刑与财产刑的执行区别

  如果我们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我们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比如财产上的惩罚,或者是人身自由上的惩罚。财产惩罚包括法定刑以及财产刑,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呢接下来和一起学习一下,罚金刑与财产刑的执行区别有哪些




  一、罚金的对象


  从犯罪性质上看,我国刑法中的罚金主要适用于三种犯罪:


  经济犯罪


  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共有90多个条文,基本上都规定了罚金的独立或附加适用。


  财产犯罪


  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共有14个条文,其中9个法条规定了罚金,占条文总数的50%以上。


  其他故意犯罪


  刑法分则第六章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共有90余个法条,其中约50%的法条规定了罚金。此外在我国刑法中,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的第240条、第244条也规定了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财产刑


  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为惩罚内容的刑种,有没收财产和罚金两种。没收财产是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强制没收其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罚金是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强制其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


  罚金是强制罪犯在一定的时限内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罚金刑具有自由刑所没有的优点,既可以给罪犯一定的惩戒教育,又可以避免罪犯在关押中受其他罪犯恶习的影响,特别适用于处罚经济犯,因而罚金刑的适用有代替短期自由刑而且日益扩大的趋势。


  三、罚金刑与财产刑的执行区别


  、没收财产与罚金虽然同属于财产刑,但二者的性质不同:


  1、在适用对象上,罚金适用于情节较轻的贪利性犯罪;没收财产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及情节较重的其他刑事犯罪。


  2、在内容上,罚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数额的金钱,这些金钱不一定是犯罪分子现实所有的;而没收财产则是剥夺犯罪分子个人现实所有的财产的一部或全部,既可以没收金钱也可以没收其他财物。


  3、在执行上,罚金可以分期缴纳,如果缴纳确有困难,可以适当减免;而没收财产只能一次性没收,不存在分期执行或减免的问题。


  、罚款和罚金都是国家机关强制违法行为者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现金的处罚方法,但两者存在以下区别:


  1、法律性质不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而罚金则属于刑事处罚;


  2、执法机关不同。罚款一般由行政执法机关决定,而罚金则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3、适用对象不同。罚款适用于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而罚金则适用于违反刑事法律的犯罪分子。


  通过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罚金刑与财产刑的执行区别在哪它包括法律性质不同,执行机关不

联系电话:15024419585

Copyright 2018-2023

杭州公司顾问律师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备案 网站支持:中国大律师网